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签名

本頁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態度指引,經社群商議並採納。
使用者應該嘗試遵守此指引。如果出現例外情況,最好使用常識判斷此指引是否合適。
任何對此指引的編輯都必須反映社群共識,否則請先於討論頁或互助客棧發起討論。
快捷方式
  • WP:SIG
  • WP:SIGN
  • WP:SIGNATURE
  • WP:Sign
  • WP:簽名
Green check.svg此页面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是中文维基百科方针。这些部分分别标有{{Policy section}}。本页面没有标记为这样的部分并不是方针。
本頁簡而言之:請謹記要在維基百科的討論頁上簽名,使用~~~~或編輯工具列上的OOjs UI icon signature-ltr.svg按鈕即可簽署,惟在結構式討論頁上簽名並非必須。
方針與指引(列表)
原则
  • 五大支柱
  • 忽略所有规则
  • 核心内容方针
內容
  • 生者傳記
  • 使用文件
  • 中立观点
    • 常见问题
    • 避免地域中心
  • 可供查證
  • 非原创
  • 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 不是词典
  • 命名常规
行为
  • 文明
  • 共識
  • 不要人身攻击
  • 编辑战
  • 编辑守则
  • 保護方針
  • 假冒签名
  • 騷擾
  • 有償編輯
  • 破坏
列表
  • 方針
  • 指引
  • 格式手册
用户方針
  • 用户名
  • 机器人
  • 管理员
  • 管理战
  • 管理员的离任
  • 权限申请
  • 解除權限方針
  • 新页面巡查
  • 回退功能
  • 用户查核方针
  • 封禁方针
  • 編輯禁制方針
  • 傀儡
  • 监督
  • IP封禁例外
  • 人事任免投票資格
  • 基金會行動
  • 志愿者回复团队
  • 机器用户
  • 行政员
  • 模板編輯員
參見
  • 維基百科著作權
  • 查
  • 论
  • 编
維基百科指引
內容
  • 不要包含原始资料的副本
  • 列明来源
  • 什么是条目
  • 可靠来源
    • 医学
  • 來源评级指引
  • 外部链接
  • 小小作品
  • 繁简处理
  • 剧透内容
  • 电子游戏条目指引
  • 钱币学条目指引
  • 翻譯指引
  • 非自由版权图片大小
編輯
  • 消歧義
  • 用户页
  • 頁面分類
  • 高風險模板
  • 草稿名字空间
關注度
  • 关注度
    • 人物
      • 運動員
    • 书籍
    • 地理特征
    • 数字
    • 幾何圖形
    • 物质性质表
    • 组织与公司
    • 交通
    • 气旋
    • 虚构
    • 天體
    • 音乐
格式
  • 格式手册
    • 缩写
    • 不要華而不實
    • 作品列表
    • 文字格式
    • 版面佈局
    • 日期和数字
    • 标点符号
    • 跨語言連接
態度
  • 假定善意
  • 礼仪
  • 不要伤害新手
  • 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
  • 隐退
  • 建设性意见
  • 游戏维基规则
  • 勇于更新页面
  • 討論頁指引
  • 簽名
  • 勇於提問
  • 爭議解決
刪除
  • 快速保留
  • 关闭存废讨论
用户
  • 大量訊息發送者
  • 账号请求
  • 账户安全
  • 申請成為管理人員
  • 跨维基导入者

另見:方針
  • 查
  • 论
  • 编

目录

  • 1 什么时候要署名
  • 2 签名方法
    • 2.1 键盘输入方法
    • 2.2 滑鼠輸入方法
  • 3 設定个性簽名
    • 3.1 示例一
    • 3.2 示例二
    • 3.3 示例三
    • 3.4 示例四
    • 3.5 技巧
  • 4 签名必须包含的部分
  • 5 簽名的外觀和顏色
    • 5.1 外观
    • 5.2 HTML/XML標籤
    • 5.3 魔術字
    • 5.4 长度
    • 5.5 外部链接与模板
    • 5.6 其他
  • 6 補簽名用的模板
  • 7 假冒签名
  • 8 处置问题签名
  • 9 更多有關討論頁
  • 10 参见

什么时候要署名

在所有具有讨论性质的页面(包括但不限于互助客栈、页面和文件存废讨论、討論頁、用户留言和投票頁)發表了您的意見後敬請署名,這是應有的禮儀。這可以使其他人更容易地追踪討論的發展,並清楚知道誰說了什麼。不過在正文條目中寫文章后則不需要也請不要署名。新的意见应加在讨论页的最底部,而不是顶端。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結構式討論(即是以前的Flow討論)是討論頁的一種,因其本身已具備署名機制,使用~~~~簽名並非必須。

签名方法

键盘输入方法

維基百科提供了簡便的簽名方法——只需要在發表的意見最後加上半角的波浪号(~~~~)即可。不要使用全形的~~~~(尤其是使用Mac电脑的用户)。4個~顯示用戶名和時間(建議使用),3個~只顯示用戶名,5個~只顯示時間。以下是各種簽名的簡介:

輸入 生成編碼 頁面顯示
~~~ [[User:Example|Example]] ([[User talk:Example|留言]]) Example (留言)
~~~~ [[User:Example|Example]] ([[User talk:Example|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Example (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如果您沒有登入,以上的簽名方法會使用您的IP地址作為用戶名。(您註冊了維基百科就不會有IP位址的私隱問題。)對於未登入者,如果您希望保持匿名,請您考慮以“無名氏”或其他假名作為您的署名,並且加上5個~留下發表時間,但您的IP仍然可以通过页面历史查询到。

滑鼠輸入方法

 

還有一種系統自動增加簽名的方法是點編輯工具條上的簽名按鈕  ,系統將自動增加「--~~~~」,将顯示的簽名效果為:

--[[User:你的用戶名]] 簽名的時間

前面會有兩個連字號--,一般在發表意見後使用。後面的~~~~也可以刪去或增加一個~達到只有簽名或只有時間的效果。

例如User:Example在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發表討論時用--~~~~簽名,則他產生的簽名文字會是:

--Example (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設定个性簽名

註冊用戶可以自行設定簽名。登錄後點選右上角的参数设置,填寫“签名”。系統會自動在您填寫的暱稱前後加上“[[User:用戶名|”和“]]”,於是您的暱稱簽名會連結到您的用戶頁。

不同的維基人會有不同的簽名設定,您可以隨時點選“編輯本頁”查看他/她的簽名的源代碼以作參考。

示例一

仅更改显示名称。

  1. 在“参数设置”页面,将“签名”设置为“我的签名A”,保持“视为维基代码”复选框未被选中。
  2. 单击保存参数设置按钮。
  3. 留言时使用~~~~,保存页面后生成的代码类似于:
    [[User:Example|我的签名A]] ([[User talk:Example|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页面显示效果:
    我的签名A (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示例二

自定义带彩色文字或特殊符号的签名。

  1. 在“参数设置”页面,将“签名”设置为:
    [[User:Example|<span style="color: #007FFF;">'''我的签名B'''</span>]]※[[User talk:Example|留言簿C]]
  2. 选中“视为维基代码(无自动链接,请不要使用模板)”复选框。
  3. 单击保存参数设置按钮。
  4. 留言时使用~~~~,保存页面后生成的代码类似于:
    [[User:Example|<span style="color: #007FFF;">'''我的签名B'''</span>]]※[[User talk:Example|留言簿C]]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页面显示效果:
我的签名B※留言簿C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示例三

自定义带彩色文字或特殊符号的签名。

  1. 创建一个您的用户子页,如User:Example/sign。
  2. 在“参数设置”页面,将“签名”设置为:
    {{subst:User:Example/sign}}
  3. 选中“视为维基代码(无自动链接,请不要使用模板)”复选框。
  4. 单击保存参数设置按钮。
  5. 留言时使用~~~~,保存页面后生成的代码类似于:
    [[User:Example|<span style="color:#007FFF;">'''我的签名B'''</span>]]※[[User talk:Example|留言簿C]]
    页面显示效果:
    我的签名B※留言簿C 2022年6月15日 (三) 10:42 (UTC)

示例四

不含有图像但是具有图像效果的签名:

[[User:Example|<span style="background:#5FF;border:1px red solid;box-shadow:2px 2px 2px blue;color:green;text-shadow:1px 1px 2px white;border-radius:999px"> Example </span>]]

效果:

Example

技巧

  • 如果您只想要普通的签名,应勾消“视为维基代码”复选框并填写想要的“签名名称”以得到带标准链接的普通签名效果。
  • 学习HTML、CSS基本知识和参考其他维基人的签名代码是最好和最快的学习设计个性签名的方式。
  • 更多签名中可使用的色彩代码,请参见颜色列表。

签名必须包含的部分

快捷方式
  • WP:SIG#PART
  • WP:SIGNPART

若用户对默认签名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签名中必须至少包含该用户的用户页、讨论页或贡献页其中一项的链接。

簽名的外觀和顏色

快捷方式
  • WP:SIGAPP

您的簽名不應當閃爍,滾動,或者以其他方式冒犯其他編者或者造成其他編者的不便。

外观

签名可以变得很有意思,比如使用Unicode字符(例如:☻♂♖♥★☺)或者使用<font>HTML标签变换颜色或者尺寸。

因为以下的原因,请不要在签名中使用來自图片以及其他位於File命名空間的媒體:

  • 耗费更多的系统资源;
  • 减少可搜索性,并且使从页面复制文本更加困难;
  • 从实际資訊中潜在地转移注意;
  • 在多数浏览器中,图片不能随文本缩放,会使该行比其他没有使用图片的高。
  • 參見#外部链接与模板,引入來自他頁的內容或圖片可能導致存檔後內容發生改變。

請不要使用会闪烁的签名,否则可能会對别的编辑者帶來困擾或被骚扰的感觉。

基于页面美观的原因,您的签名请遵守以下规范:

  • 請勿添加回车符或换行符,包括:
    • <br>、<hr>、<div>及任何CSS的display屬性並非inline、inline-block或none的HTML元素;
    • \r、\n或\r\n;以及
    • 任何導致換行(不計算屏幕大小限制)的字元。
  • 应避免采用这些标记,例如重疊多個<big>和<span style="font-size:200%;">(或者更多)的标签(这是重疊2個BIG标签的文本),这样做会扰乱文本的显示方式;
  • 请避免添加换行标记(<br />)、水平居中标记(<center>...</center>)以及类似的其他标记,这也会严重影响附近文本的显示。提倡使用不换行空格,以保证在同一行中显示您的签名;
  • 最好避免您的签名太小,以至于难以阅读;(如很小的文本)
  • 应避免使用多重上标或下标,这些脚本也会影响文本的显示方式;(多达N次,多达N次)
  • 请勿添加水平线标记(如<hr />)。
  • 簽名不建議包含隱藏內容,若造成其他使用者反感,其他使用者可以要求移除指定的隱藏內容,例如不當的觀點或宣傳以及盈利類的內容等。

HTML/XML標籤

快捷方式
  • WP:SIG#HTML

除了上述規定需要禁止使用或滥用的HTML/XML標籤(<big></big>、<br/>、<center></center>、<hr/>)以及隱含引入圖像的HTML/XML標籤(包括但不限於<gallery></gallery>或<imagemap></imagemap>等)之外,並沒有限制對其他HTML/XML元素的使用。 例如目前並未禁止在簽名中使用與LaTeX相關擴展標籤生成的非文字渲染結果,例如<score></score>或<math></math>等,但必須符合下列規範:

  • 渲染結果的行高不應超過其他行的1.5倍
  • 簽名結果必須是靜態的,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其他頁面被編輯而發生改變,也不能有隨著日期或時間變化的內容,包含外部連結的影響,也必須確定現在的結果不會因為移動到他頁而發生變化(例如討論串被存檔)。亦不能在簽名保存編輯後殘留任何可以再次被替換引用或他人再次編輯該頁後會發生變化的符號、魔術字、模板或其他語法。
    • 這意味著,您的簽名不能隱含包含任何來自File:命名空間的內容、不能使用<categorytree></categorytree>將分類內容包含入簽名、不能使用模板或模組輸出內容。
  • 簽名中不能加入讓使用者輸入訊息的互動式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輸入框、核取方塊或下拉式清單等。
  • 必須確保在篇幅允許的情況下簽名能在同一行顯示,換句話說您的簽名除了因篇幅因素造成的換行效果外,不能有其他的換行現象出現。
    • 例如,這樣是可以接受的
      • 留言內容留言內容留言內容留言內容留言內容。 --User:Example (討論) 2019年5月29日 (三) 19:13 (UTC)
    • 但不能出現像下方的簽名
      • 留言內容留言內容留言內容留言內容留言內容。 --
        User:Example
        (討論) 2019年5月29日 (三) 19:13 (UTC)
  • 您的簽名必須出現至少一個不是由擴展標籤渲染出的部分,例如使用LaTeX必須至少在簽名中加入一個或多個非LaTeX字符或其他純文字。
    • 這是因為若簽名完全由擴展標籤渲染,則將會減少可搜尋性,並且使從頁面複製文字更加困難
  • 您的簽名不能干擾其他行的排版,比如不能出現置左、置中或置右等元素。

此外,由於技術原因,您不應在簽名中使用下列HTML/XML標籤:

  • <ref>...</ref>、<references />(影響參註運作)
  • <noinclude>...</noinclude>、<includeonly>...</includeonly>、<onlyinclude>...</onlyinclude>、<section>...</section>(干擾部分要將討論嵌入他頁的運作)
  • <templatedata>...</templatedata>(干擾templatedata運作)
  • 過時的HTML標籤

魔術字

若要在簽名中使用魔術字需要注意下列規則:

  • 若簽名中需要使用魔術字則需要確保您的簽名在對應討論頁保存後內容不再改變。
    • 例如{{SITENAME}}、{{lc:靜態字串}}和{{!}}可以用於簽名
    • 而{{PAGENAME}}(存檔後內容會改變)、{{NUMBEROFARTICLES}}、{{CURRENTYEAR}}(內容會隨時間改變)則不能用於簽名,但可以替換引用來使用。
  • 不得使用控制頁面的顯示方式或其他行為的魔術字,例如__NOTOC__、{{DISPLAYTITLE:標題}}等。

长度

请保持签名在255字节内(请留意,目前“参数设置”页面中,“您的昵称”输入框的输入上限为255字符,并非255字节)。一个非常长的签名在编辑模式会扰乱页面的源码,使其他编辑者很难找到讨论和您的发言的结束点。至于长的签名和加入图片的签名也是不适当的,这会不适当的突出所有者的贡献。因此,请使其保持最小的长度。

例如,下面的这个签名比较长:

[[User:Example|<span style="color:red; text-shadow:1px 1px 0px #00FFFF">Example</span>]] <span style="background:#2d2f34; border:1px solid #000000; border-radius: 999px; padding-left:1em; padding-right:1em">[[User talk:Example|<span style="color:green">讨论</span>]]</span>

可以简化为:

[[U:Example|<span style="color:red;text-shadow:1px 1px yellow">Example</span>]] <span style="background:#2d2f34;border:1px solid black;border-radius:999px">[[UT:Example|<font color=green> 讨论 </font>]]</span>

效果:Example  讨论 。雖然如此會使用到W3C已經鼓勵用<span>來取代的<font>元素,不過在瀏覽器依然兼容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這麼做。

外部链接与模板

快捷方式
  • WP:SIG#EL
  • WP:SIG#TLCSS

请不要在签名中使用模板(例如这样({{User:Name/sign}})的签名)或在签名中加入外部链接。服务器在处理签名模版和有外部链接的签名时需要运行额外的进程,而且当您改变外部链接页面时,所有您曾以该签名发言的讨论页都得更新缓存。这可见这些签名对服务器资源的影响。而且,当用户离开计划,无人管理的签名模板亦会成为破坏的目标。至于一般的文本签名,是和讨论页内容一同保存的,消耗的资源不会比注释多,更不用担心模板被破坏的问题。

此外,在簽名中使用的CSS只能使用Inline Style的CSS,例如像這樣(<htmltag style="樣式1:內容;">)的簽名是允許的,請不要加入非Inline Style的CSS,如模板樣式或使用id或class等屬性(例如这样(<htmltag id="disambig" class="menu">或<templatestyles src="頁面名稱" />)的签名),因為這麼做頁面將有機會引用來自他頁的CSS,可能造成與引用模板相同的隱患。

但如果真的需要使用模板,请在“参数设置”的“您的昵称(签名时用)”字段,填入“{{subst:您的签名模版名称}}”,并且勾选“原始签名”。这样做签名时就会直接产生您签名模版里面的文字,而不是引用模板,日后改变签名模版时服务器也不需要更新缓存。但是,还是希望您能将签名简化,空出更多宝贵的服务器资源,协助维基百科继续发展。如您的簽名被系統所禁止使用,請不要利用模版或其他語法繞過限制。

其他

请不要在签名中直接使用“|”這一字元,因为这会影响到很多模板的参数。可改为使用HTML实体“&#124;”,魔术字{{!}}或“<nowiki>|</nowiki>”以达到顯示“|”的目的。

此外,請不要加上任何請求關注或支持評選的字句,也不要提供任何評選的連結,以免違反拉票的指引。

補簽名用的模板

 現由機器人自動幫忙補簽名。您可於特定頁面加入 {{Bots|optout=SIGN}} 來避免機器人添加簽名標記。

以下是為沒有簽名的發言記名用的模板。

  • 請從歷史確認發言者,用來填入用戶名或IP位址的部分。
  • 要記載投稿時間,請從歷史確認投稿日時,用來填入留言的時間的部分。
  • {{subst:Unsigned}}
    • 例1:{{subst:Unsigned|用戶名或IP位址}}
    • 例2:{{subst:Unsigned|用戶名或IP位址|留言的時間}}

假冒签名

 
本章節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經社群商議並採納。
使用者通常應該遵守此方針。
任何對此方針的編輯都必須反映社群共識,否則請先於討論頁或互助客棧發起討論。
快捷方式
  • WP:SIGFORGE
  • WP:冒签
 本章節簡而言之:请使用您自己的签名,不要冒用他人的签名。

您绝不应该冒用另一名编者的签名。维基百科严禁任何用户签注他人的用户名来冒充其他用户。篡改签名代码使其与另一名用户的签名极为相似也可能算作一种冒充的行为。维基百科也不允许您将自己的签名代码链接至他人的用户页,这么做也没有效力,因为各页面的修订历史记录着所有编者的IP地址或用户名。因此,如果版本差异中的签名与该编者的常用或默认签名大不相同的话,冒签的用户很容易被发现。尽管这不是绝对要求,但签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用户名比较相似是常用的做法。

如果您发觉一名用户的签名具有扰乱性,或者好似在冒充另一名用户,您理应要求该用户更改签名以符合相关方针规定。当要求用户时,您应注意态度文明、注重礼仪、假定善意。请不要立即假定用户在刻意使用扰乱性或不适当的签名。若其他维基人请求您更改签名,望不要将礼貌的请求视为人身攻击,维基百科的成功取决于有效的团队合作,双方应该合作配合,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处置问题签名

 
本章節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經社群商議並採納。
使用者通常應該遵守此方針。
任何對此方針的編輯都必須反映社群共識,否則請先於討論頁或互助客棧發起討論。
快捷方式
  • WP:SIGPROB

当您在处理存在问题的签名时,请有礼、妥善地与用户沟通,以免局势激化为纠纷。如果用户坚持拒绝合作,用户可能被管理员封禁以免扰乱。请注意,这是不得已时才应做出的最后手段,请先妥善地与用户沟通协调、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若造成混淆的签名再持续扰乱维基百科,冒用签名的编者可能会被提前封禁,以暂时避免扰乱持续发生。

更多有關討論頁

Wikipedia:討論頁可以让你知道更多有關使用討論頁的功能和指導。

参见

  • Wikipedia:礼仪
  • Wikipedia:用户名
  • Help:如何修復你的簽名(英语:Help:How to fix your signature)
  • 別名
  • 化名
  • 查
  • 论
  • 编
維基百科帮助页面
论述指引
  • 关于维基百科(常见问题)
  • 命名空間(伪命名空间)
  • 搜索
  • 章节
  • 目录
  • 分类
  • 链接(跨语言链接)
  • URL
  • 打印页面
  • 随机条目
  • 特殊页面
  • 讨论页
  • 移动访问
  • 其他语言
  • 学生帮助
  • ISBN
  • 规范控制
  • 信息框(生物資訊框)
  • 分類單元識別碼
账户相关
  • 访问
  • 登录
  • 参数设置
  • 用户样式
  • 用户页
  • 电子邮件确认
  • 我被封禁了
跟踪更改
  • 页面历史
  • 差异
  • 链入页面
  • 相关更改
  • 最近更改
  • 监视列表
  • 编辑摘要
  • 用户贡献
  • 小修改
编辑问题
  • 创建新頁面
  • 页面名称
  • 编辑页面
  • 链接颜色
  • 列表
  • 表格
  • 图像
  • 模板(模板原理
  • 模板分类
  • 模板消息)
  • HTML
  • 页面更名(页面移动)
  • 特殊字符
  • 回退
  • 脚注(如何引用来源
  • 相关工具)
  • 國際標準書號
  • 签名
  • 進階字詞轉換處理
  • 消歧义
  • 重定向
  • 可视化编辑器
  • 翻译
  • 更新搜尋引擎結果
高级功能
  • 魔术字
  • 默认参数
  • 解析器函数(時間序號
  • 隨機功能)
  • 替换引用
  • 乐谱
  • 计算
  • 数学公式
  • 简易时间线语法
  • 输入框
  • 小測
  • 擴展
  • LiquidThreads
  • 层叠样式表(CSS)
  • 模板数据
  • 手工字词转换
  • 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地区词处理
  • 折叠显示
  • 铁路系统标示
姊妹計劃
  • 元维基
  • 維基新聞
  • 維基語錄
  • 維基詞典
  • 維基教科書
  • 維基文庫
  • 维基共享资源
  • 維基物種
  • 維基學院
  • 維基導遊
  • 维基数据
  • MediaWiki
  • 另请参阅:方針與指引
  • 格式手冊
  • 术语表
  • 读者索引
  • 查
  • 论
  • 编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
  • 五大支柱
    • 忽略所有规则
方针
內容方針
  • 中立的观点
  • 可供查證
  • 非原创研究
  • 避免地域中心
  • 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 维基百科不是词典
  • 自传
  • 生者傳記
  • 文件使用
  • 侵犯著作权
  • 非中文重定向問題
  • 列表概述
  • 獨立列表存廢
命名方针
  • 命名常规
    • 化學
    • 日本動漫遊戲條目
    • 电子游戏
    • 人名
    • 音樂
    • 技术限制
    • 外交代表機構
  • 各主題作品及其轄下分類命名
  • 分類命名一致性
  • 非條目頁面命名
合作方針
  • 文明
  • 共識
  • 不要人身攻击
  • 编辑战
  • 编辑
  • 保護
  • 假冒签名
  • 騷擾
  • 破坏
  • 条目所有权
  • 封禁
  • 編輯禁制
删除方針
  • 删除
  • 何時應當刪除重定向
  • 移動時不留重定向
  • 快速删除
  • 修订版本删除
  • 存廢覆核
用户方針
  • 用户名
  • 機械人
  • 管理员
  • 管理戰
  • 管理员的离任
  • 權限申請
  • 解除權限
  • 新页面巡查
  • 回退功能
  • 用户查核
  • 傀儡
  • 监督
  • IP封禁例外
  • 人事任免投票資格
  • 志愿者回复团队
  • 机器用户
  • 行政员
  • 大量帳號建立者
  • 檔案移動員
  • 介面管理員
  • 模板編輯員
法律方针
  • 使用条款
  • 有償編輯
  • 誹謗
  • 著作权信息
  • 非歧视
  • 非自由内容使用
  • 兒童保護
基金会方针
  • 通用行為準則
  • 基金會行動
  • 其他方針
指引
內容指引
  • 不要包含原始资料的副本
  • 列明来源
  • 什么是条目
  • 可靠来源
    • 医学
    • 布告板评级
  • 外部链接
  • 小小作品
  • 字詞轉換處理
    • 繁简处理
    • 地區詞處理
  • 剧透内容
  • 电子游戏条目
  • 钱币学条目
  • 翻譯
  • 人物列表收錄
  • 重複發生的新聞動態項目
  • 偽命名空間
文件指引
  • 非自由版权图片大小
  • 文件名稱
  • 標誌
編輯指引
  • 消歧义
  • 重定向
  • 用户页
  • 頁面分類
    • 过度分类
  • 高風險模板
  • 草稿命名空间
  • 模板樣式
  • 利益衝突編輯請求執行
关注度指引
  • 通用关注度
  • 数字
  • 書籍
  • 地理特征
    • 道路特殊收錄限制
  • 人物
    • 學者
    • 運動員
  • 幾何圖形
  • 性质表
  • 音樂
  • 交通
  • 组织
  • 氣旋
  • 虛構
  • 天體
  • 電視劇
格式指引
  • 格式手册
    • 缩写
    • 不要華而不實
    • 作品列表
    • 文字格式
    • 版面佈局
    • 日期和数字
    • 标点符号
    • 嵌入列表
    • 跨語言連結
    • 演員及角色資料
    • 兩岸四地用語
    • 朝鮮半島用語
    • 旗幟
    • 虚构
態度指引
  • 假定善意
  • 礼仪
  • 不要伤害新手
  • 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
  • 隐退
  • 建设性意见
  • 游戏维基规则
  • 勇于更新页面
  • 討論頁
  • 簽名
  • 勇於提問
  • 拉票
  • 爭議解決
删除指引
  • 快速保留
  • 關閉存廢討論
用户指引
  • 大量信息發送者
  • 账号请求
  • 账户安全
  • 申请成为管理人员
  • 跨維基导入者
取自“https://zh.wikidark.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签名&oldid=70928519”
Wikipedia dark mode